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技术文章 >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发表脑传输研究文章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发表脑传输研究文章

更新时间:2015-11-04 点击量:1353

近日,《PNAS》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研究人员高上凯发表一项重要研究,研究人员成功实施了一种非侵入性的脑机接口,获得了迄今zui快的信息传递率。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高小榕教授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军教授参与研究。

实现实用性BCIs的一个障碍在于低的通信速率。当前,建立脑机接口zui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脑电图(EEG)技术,由于其非侵入性和低成本。不幸的是,由于EEG信号的低信号噪声比,信息传输速率只限于1.0 bits /秒。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不能沟通的人使用的拼写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视觉上靶定被计算机读取的一个字母。在一些系统中,信息传输速率很慢,每分钟五个字母。

在动物和人体模型中,涉及手术植入假体的无创系统,可导致更快的信息传输速率,但是很显然是不实用的。研究人员根据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s)构建了这一系统。SSVEP拼写系统可检测用户对一个目标性状的视线方向,基本上是一个键盘,通过转移视线方向而不是手动进行操作。使用SSVEPs的现有系统,获得了很高的信息传输速率,但这种系统的上限仍然是未知的。

作者推测,单次提取SSVEPs的视觉延迟(如刺激过程中的神经元集群活动所示),在试验过程中将会是非常稳定的。他们这样写道:“如果这是真的,刺激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可以被地编码在单次提取SSVEPs中。使用同步调制与解调范式,可以在SSVEP拼写中预期更好的性能,这已被广泛应用于电信。"为了进一步改进该系统,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用户特定的解码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视觉延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调节。

该系统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嘈杂的EEG信号干扰引起的视觉延迟的测量难度。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新的视觉延迟估计方法,进行弥补。测试对象的在线拼写性能当中,平均拼写率大约是每分钟50到60字,信息传输率在每秒4.5到5.5 bits,与现有的无创BCI拼写系统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研究人员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构建能够高负载工作的系统,以及确定长期视觉延迟的稳定性。

超声骨密度仪 | 天津智能科技 | 南京客控系统 |